前言
老物件可以说是两三代人的记忆,也是无数人的念想,很多时候虽然时光已逝,但只要物件在记忆也就在。
但随着时光流逝,以前的老物件能保存下来的是越来越少了,甚至很多也只能在博物馆甚至网上才能看到。
那么,以下这19种老物件,能叫出10种名字的都算你厉害,这些物件是否有你的记忆呢!
1、自行车儿童座椅
在七八十年代时,最流行的就是二八大杠了,很多人看到以前的二八大杠直呼不实用。
原因就是这二八大杠带不了什么人,顶多两个人坐在上面。
但要知道,实际上这二八大杠在那个年代是最拉风的,一辆自行车能坐3-4人。
能坐这么多人,就不得不提到二八大杠上的儿童座椅了。
在以前也有儿童座椅,将其绑在男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小孩坐着也安全,后座再坐大人一点问题没有。
2、手动理发剪
这个工具在以前也被叫做推子,是一种手动剃头的理发工具。
它是有上下重叠的两排带刃的齿儿,使用时上面的一排齿儿左右移动,把头发剪下来。
所以,在以前人们理发时对理发师傅的手艺很挑剔,毕竟一不小心自己的形象就被毁了。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老旧的剃头工具也就被淘汰了。
但这个工具,却也是无数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3、缝纫机
现在也有缝纫机,但比起以前的老式缝纫机,人们的记忆更深刻。
甚至,这种缝纫机是以前人们结婚时的一大物件。
这种缝纫机主要是以脚踩为动力,接着配合双手按压着需要缝制的衣物往“压脚”里输送。
这就很考验人的手脚协调,不论哪一点出问题都会影响缝制效果。
所以在以前裁缝的工作也很吃香,吃的就是自己的手艺活。
4、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据传是宋代刘承硅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
这种秤很精准,像以前的人会用它来称金子、银子、贵重的药品和香料等,可见它的精准度被大家的认可度很高。
当然,后来人不管是卖肉还是卖菜都会使用这种秤,也是不少人儿时记忆的物品之一。
5、童車
这种车也是出行用品中的一大门类,适用婴儿年龄在1-3岁左右,3岁以前的小孩子在行走不便时家长就会使用这种车。
但这种车和我们现在的婴儿车不一样,以前的大多都是木制品,形状一般是四边形,下面有四个小轮子。
大人忙着的时候会把孩子放在里面,或者会栓个绳子拉着走。
所以,很多人小时候可能是坐过的,只不过忘了罢了。
6、篦子
据传,这是春秋时期一个叫陈七子的人发明创造的,也被叫做篦箕。
这物件有一个相对神奇的功能,就是能刮掉虱子,要是以前人头上长了虱子用这篦子就能刮掉。
因为能刮掉虱子,所以后来人们渐渐将它作为梳子使用,现在几乎已经见不到了。
7、拨捶
拨捶其实是一个类似于骨头的东西,事实它也的确是由骨头制成的,一般是用水牛前腿的小腿骨做的。
在拨捶中间有部分会有个铁钩子,然后在拨捶上打个孔将钩子穿进去。
这物件主要是用于捻麻绳的,麻绳在以前很常见。
不管是纳鞋底还是扎扫帚什么的,都少不了所以拨捶也是以前家家户户必备的捻麻神工具。
当然,也有人选择用木头做拨捶,但效果没有牛骨好。
这工具早在以前在乡下农村比较常见,但现在农村里也很少用了。
8、火钳子
火钳子其实主要是针对煤球取暖而发明的,最开始是没有暖气的,或者说是少一部分地方有。
而在农村,因为各种原因家家户户只能生煤球取暖,为了人们方便使用,这才出现了火钳子。
不过,如今人们住上高楼有了暖气,火钳子也就很少见了。
9、碌碡
很多人对碌碡很陌生,甚至就算是见过可能也不知道它的名字。
从外观来看,碌碡像是一块圆滚滚的大石头,很重。
事实上,这东西的确很重,主要是用来将场地压得平整瓷实。
比如,在收麦子时家家户户都需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来打麦子,所以这时就需要牲口拉着重复碾压土壤。
接着,就将谷物铺好在上面滚动,就能将谷物很好的碾压出来。
而现在,这东西在农村也比较少见了。
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采用更高级的东西解决问题。
10、饸烙床子
饸烙广泛的流传在山西,陕西的宝鸡、渭南、铜川等关中地区。
而饸烙面是一种传统的面食,制作者用饸烙床子把和好的荞麦面团、高粱面团放在饸烙床子里。
接着坐在杠杆上,把面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着吃。
所以这饸烙床子,在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备有,这样也方便省钱。
但现在人们几乎都买现成的,这种自制的也就少见了。
11、玉米脱粒机
玉米脱粒机很多农村孩子比较常见,以前家里人丰收时,家里的孩子都得出来帮忙。
而这玉米脱粒机也是那时有的,将玉米穗扔在里面转动旁边的手摇把,玉米就会一粒一粒的脱落下来。
所以,在以前玉米脱粒机算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
很多小孩子干不了出力的活就会被安排做这个,小孩子觉得好玩也很积极干活。
12、风箱
这是用来产生风力的设备,由一个木箱、一个推拉的木制把手和活动木箱构成。
操作的人员用手拉开活动木箱,空气通过进气口使风箱的皮橐内充满空气,并且也不会塌缩。
以前,农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用砖砌成的锅灶。
在旁边放着一个风箱,锅里填好水以后,点燃柴火放进锅灶里面,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所以,风箱在以前是很常见的生火工具,现在早已被时代抛弃了。
13、墨斗
墨斗是中国传统木工行业中极为常见的工具,其用途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墨仓、线轮、墨线和墨签。
而墨斗通常是被用来,测量和房屋建造等方面。
14、搓衣板
搓衣板应该不少人会熟悉,只因为以前有夫妻吵架时,别人就会开玩笑说“回家跪搓衣板吧”。
而搓衣板在以前各方面工具不发达时,家家户户用来洗衣服的。
在以前,一家子的衣服都靠着这块搓衣板。
所以,搓衣板的损耗很大,一般家里都得两年换一块。
但这块搓衣板却承载着无数人儿时的记忆,因为日夜家里都有母亲拿着搓衣板洗衣服的身影。
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洗衣机,搓衣板这样费力的工具也早被淘汰了。
15、煤油灯
煤油灯是在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
一般都是玻璃材质,外形有点像细腰大肚的葫芦。
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以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用以控制灯的亮度。
在以前没有电灯的时候,家家户户一般都用煤油灯来照明。
当然,就算是煤油灯也分家庭条件的,一般普通老百姓家是用不了好的煤油灯,顶多自己做个很像煤油灯的外形当煤油灯来用。
而现在,电灯已经很方便了,煤油灯也就被淘汰了,但它却是无数人儿时夜晚的记忆。
16、木钩
木钩是过去水井的辘轳绳末端有,用来钩住水桶在井里打水,这就是个技术活了,所以在以前这个木钩很受欢迎。
17、犁杖床子
犁杖床子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不陌生,而那个年代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平板车。
所以农村人在种田耕作时,就会用犁杖床子。
在用的时候就把农具放在犁杖床上,接着把犁杖床子绑在牛身上拉着走。
那个年代人结婚也会用到它,新娘子坐在犁杖床子上。
这对很多人来说,一般都是家里有地会印象深刻一点。
而现在更多的采用高科技更省时省力的器具,所以这犁杖床子也很少见了。
18、拖子
这是农村织布前道工序,也叫刷机。
将纺织绛过的线放在一个大盆里,放在这个拖子上进行一段一段的刷机操作。
这个拖子在以前比较实用,比如以前人们节约袜子穿破洞了会继续缝补穿。
而这个拖子,可以辅助用来缝补袜子,只需要将拖子套在袜子里,就方便缝补袜子了。
对以前来说,拖子是家家户户缝补袜子的小工具,很常见。
但现在,人人几乎还没等袜子穿破就不穿了,自然也用不到这拖子,但往往越是艰苦的日子越印象深刻。
19、蒲滚
只要在以前在农村干过农活的人,基本上是见过这种老物件的,它就是农村人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蒲滚在八九十年代比较常见,家家户户用的很频繁。
那个时候农户在特定的季节早晚都需要干农活,早稻是在六七月份收割,收割完以后还要插秧。
由于收割完早稻的禾苗根部非常坚硬,所以插秧就不好插。
这时候就需要用蒲滚来打一下田,将禾苗的根部打碎一些泥土再松软一些就方便很好的插秧苗了。
而这种农具,现在在农村也很少再见到,人们也不怎么用了。